(据录音整理)
【导读】
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智库成立暨民办高校质量提升专题研讨会于5月26日在四川成都召开。
会长,教育部规划司相关领导,四川省教育厅领导出席成立会并分别讲话,会上决定聘请
高专委理事长、部分副理事长、部分省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或高专委理事长、部份特邀专家共25人为第一批智库专家。以下为王佐书会长在研讨会上讲话。
各位朋友:
今天讲话得改口了,应该叫各位专家。首先感谢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感谢四川省教育厅对
的支持,对中国民办教育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作为我个人来说,先表个态,
对本次会议也好,对今后智库的工作也好,将给予大力的支持。
我在这说三句话:第一句,祝贺今天会议的成功,等会大家要进行很好的讨论,把这个规章制度规划的更完整。第二句,祝智库为今后高校质量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三句,在这还要感谢各位专家,为教育事业贡献你们的力量,贡献你们的智慧,贡献你们的经验。
智库成立的关键是为提升高等学校办学的质量。那么高等学校质量提升的落脚点在什么地方?我提八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我始终认为不管什么学校,小学也好,幼儿园也好,高校也好,你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功能的提升。今后每年将有若干所民办的专科升为本科,它升格的本质是什么?
学校升格的本质在功能。功能有各种不同的表述,用最简约的表述就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学校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这十二个字。
第二,提升落实教育方针的质量。关键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的质量怎么提升?前两天一个非常有名的专科学校的校长跟我讲,有的厂长在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过程中,建议学校可不可以少教学生学什么,而是要把学生的人格、品格好好地培养。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确实应当很好地研究,重点在如何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培养的质量上下功夫。
第三,在“三型三精”上下功夫。“三型”,即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百万劳动大军。要培养“三型”的劳动大军,没有“三型”的老师能行吗?没有“三型”的学校能行吗?那“双师型”教师还够用吗?
“三精”,即三种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敬业精神。我认为工匠精神就四个字,即技能、品德。任何一个人都得有工匠精神,不是说当工匠了才有工匠精神,你当打字员,你就能没有工匠精神吗?第一个,你打的技能怎么样?第二个,你品德怎么样?能精益求精吗?你认真负责吗?各位专家今后到学校去,首先把这些理论说清楚。“三型三精”人才,这是永恒的主题,我把它看成是德智体美的一种细化的表述。
第四,在“三才一化”上下功夫。如何建设一所学校呢?用最简约的语言来说,就是“三才一化”。“三才”即人才、器材、教材。“一化”即校园文化。“三才”,就是学校的显现课程;“一化”就是学校的隐蔽课程。学校是用一个课程的系统来培养学生。只研究“三才”,不研究“一化”,是不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有铬印般的影响,极为深刻。
第五,关注质量提升的标准。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就是与社会发展和谐。原来是三轴联动的机器,现在五轴联动了,培养的学生有没有能力与社会的发展相和谐。关于互联网+,我建议是事业+互联网,别互联网+。互联网是一种工具,利用它来提高教育的质量,提高教育的效率。
第六,关注教育评价。我认为当前教育重大失误之一就是把教育评价改成了教学评价。什么叫做教育,在校内对学生施加的任何一个有益的影响,全部都是教育,这个要求是广义的。教学仅仅是教育中很小的环节。教育涉及面那么广能评价、能指挥得了吗?其实评价有全面评价,还有重点评价。关于重点评价,我问三个问题,去评价一个学校,第一,看不看他它党建的水平;第二,看不看它贯彻教育方针的水平;第三,看不看它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这三个是教学吗?它是保证教学的。如果不能对教育进行全部评价,但我们可以选择对教育进行重点评价。
第七,强化对提高“五率”的评价。第一个就业率,第二个就专率,第三个就高率。五毫米的金属箔你焊不上,我的学生就能焊上。我不但能把金属箔焊上,我还能把铜和铝放在一起。这就是复旦大学民进的一位同志,他就能干这个,把法国人羡慕的,他们全国都焊不了,来到中国以后就给它焊上了,给法国人羡慕的不得了。像这样的高技术你不行我行。你做不了的手术我能做,你开不了的机器我能开。齐齐哈尔的曹源跟我说,他培养的主机手,7000块钱以下你一个都带不走。第四个是就创率。我前几天到北航去,到它的学生创业中心,那的主任介绍说他不主张本科生出去。他们都是有一定经验的,都是师哥师姐带着师弟师妹出去创业。我本人主张一个学校可以讨论三年就创率,或者讨论五年的就创率。学生毕业三年或五年的有多少创业。第五个就是适应率。要适应岗位的需要。例如,咱们没有公务员专业,人家学生考上了公务员,而且做得很好,向民进中央这些公务员。我要建议大家今后延展或拓展对就业的评价,找到更适当的方法。
第八,高水平大学高在何处。第一高高在“功能”。第二高高在“适”,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第三高高在“精”,培养的学生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第四高高在“创”,培养的学生能够往前走,能够创新。第五高高在“前”,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思考创办的专业对人才要求的最近发展区是什么?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中那一块?第六高高在“稀”,物以稀为贵,人以稀为高。许振超,青岛港的劳动模范,全国工会的副主席,他就是个工人。他给我介绍过一个例子,丹麦一个综合能力强的钳工到中国半年收入八十万人民币。第七高高在“服”。我建议把学校管理改成服务。
说了八句话,这些都是我个人的观点,供参考,还供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