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

【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独立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时间:2015年10月26日 来源: 浏览:3078

字体放大字体缩小

创新培养机制  培养应用人才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运行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点,特别在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利用优质资源、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积极探索、打造特色,形成了办学优势。
       一、瞄准社会需求,完善专业布局
      
根据国家和吉林省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学校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在办好文科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了理工科专业数量,初步形成了以人文专业为主,文理工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
       学校在全国首家成立了福祉学院,依托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实施养老事业本科人才培养。2013年,又增设了康复治疗学、护理学等专业,形成了围绕养老系列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群。目前,福祉类在校学生已经达到1200多人。
       学校把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作为创新机制的顶层设计,把创建社会福祉事业作为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在探索构建福祉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福祉培训、福祉研究、福祉开发,建设福祉实训基地,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养老事业发展建设体系。现在已建成福祉研究所,成立了吉林省福祉研究会,规划并启动建设了社会化养老示范基地,成立了长春市人文福祉职业培训学校,研制开发了老年产品“山珍清脂康”。通过几年建设,学校“五位一体”的养老事业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在养老事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形成了自身模式和特色。
       为实现文、理、工各类专业协调发展,2013年,新增设汽车服务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14年增设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科专业。
       学校不断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渠道。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在汽车服务工程和会计专业启动了“3+2”联合培养模式;与中职学校联合办学,在社会养老专业启动了“3+4” 联合培养模式。现已与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伊通满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开展了联合培养工作。在构建本科教育与高职、中职教育有机衔接和贯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3个,分布在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门类,基本形成了文、理、工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
       
二、打破学科壁垒,推进集群发展
       
遵循面向应用、突破壁垒、优化整合、集群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专业集群建设。经过几年建设,除继续巩固包括英语、日语、俄语、朝鲜语的外语类专业群;包括音乐、舞蹈、设计、绘画、动画的艺术类专业群建设之外,更主要的是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要求,打破学科界域,积极探索构成跨学科专业集群,如统筹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学前教育、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形成了社会福祉专业群,把原本分别隶属于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医学等不同的学科专业整合在一起,建成人文福祉学院,突破专业群建设上属性相近的原则,把集群的交集点聚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还把设计、绘画、广告专业结合在一起,把设计与工程专业相结合,实现了跨学科结缘。培养机制的核心点是围绕培养目标统筹规划专业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学科交叉互补以利于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专业的发展。
       近年来,通过集群建设和发展,学校建成国家一类特色专业试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学校在质量工程方面取得的成绩,走在了吉林省独立学院前列,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遵循市场规律,构建培养模式
      
学校高度重视遵循市场规律,研究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战略性任务。经过几年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和做法:第一,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树立大市场、大需求的理念。特别注重对市场需求、行业需求、岗位需求的研究,尤其是对市场的动态把握,增强预判意识和前瞻意识。第二,真正把把办学思路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建立和完善以校企合作作为主要形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度,让行业、产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第三,坚持多元化培养思路和方法。核心就是要不拘一格,求异创新。目的就是要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学生的个性选择,为学生发展提供多种成功与成才的机会和途径。第四,重点解决实践能力培养问题,使实践教学有规划指导、有硬件条件、有师资保障,有制度规范,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为切实落实培养模式建设,学校抓了四方面保障。一是加强人才方案制定的指导并适时调整,以纲领性文件的地位固化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施教者水平提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三是加强课程改革和建设,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动手能力等方面落实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四是加强管理,通过制度建设、机制建设、监控措施等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落实。同时构建了五个教育平台,即实践环节平台、联合培养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和双学位教育平台,为学生成人成才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在充分进行社会调研基础上,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的6种方式和类型,即围绕“弥补空缺”思路,确定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的空缺定位模式;依据自身强项,确定培养定位的优势定位模式;把课程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实践能力最大程度地契合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对接定位模式;打破专业界域和服务领域局限,实施教学体系的跨学科结缘的复合定位模式;强化某种能力,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培养思路的能力定位模式;利用国际优质资源,在人才培养可对接的领域实施合作办学的合作定位模式。
      
四、强化课程建设  提供优质教育
      
为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积极贯彻多元化教育思想,认真践行“成功教育”的理念,切实落实“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课程体系设置,通过课程模块方式设置分流课程。经过几年建设,全校各个专业分流课程学分平均达到总学分的18.6%。学校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调整,特别强调加强实践环节、加强选修课程培育和通识课平台打造。全校各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平均达到总学分的25%。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使教学场所满足教学需要,为“教学班型”、“教学时段”的合理化安排提供了条件。在注重课程规模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科学部署教学的同时,特别重视课程内涵建设,认真落实国家“质量工程”精神,积极建设双语课、优秀课、精品课,打造教师梯队和各类研究中心。目前,学校已建成成熟规范的双语课20门、校级优秀课程30门,省级优秀课程26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
       学校还积极进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在课程建设的带动下,教材选用和建设呈现良好势头。在全校选用的教材中,面向21世纪教材、全国规划教材、部省推荐教材占总教材数的50%以上。为充分调动学校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高水平教材出版,学校资助出版了多部教材。仅2013年,全校教师共出版教材20余部,其中4部教材获省级优秀教材奖。
      
五、重视创新创业,培养优秀人才
      
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办学思想,列入办学的头等大事来抓,深入研究和探索创新教育的思路和办法,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育体系。一是建立机构,成立校、院系两级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顺利实施。二是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搭建了公共教育和专业教育2个课程平台,要求各院系按学科门类系统准备“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指导训练课程,每门课按2学分设置,列入培养方案。三是组织建设了一支创新创业训练的指导教师队伍。现在院系指导教师队伍达到100人左右,学校级指导教师队伍达到50人左右,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人才保障。四是积极打造人才培养实验园地,经过探索和建设,艺术学院“影视艺术适用型人才‘学产研’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福祉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国际商务学院“中小企业经管类应用型人才校企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先后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积极探索构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国家对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五是以项目管理的模式推进创新创业指导训练工作。自吉林省启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来,学校按照国家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形成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具体目标,成立了机构、建立了规范化管理程序和政策。近年来,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开展顺利,培植一般大创项目320多项,重点项目100余项,大创项目申报数量和质量在省属高校,特别是同类高校名列前茅。2015年,我校被省教育厅增补为国家级“大创计划”参与学校,全省高校不超过20所,独立学院只此一家。六是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从学分管理、成绩确定、参赛选拔、资金支持、指导教师工作认定、学术交流、评先评优等各个方面制定了激励政策。学校大力加强项目工作管理,保证经费支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硬件条件建设,着力提高项目质量,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扎实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工作。学校将大创项目纳入培养方案,严格落实资金资助和导师津贴,每年仅投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经费达40万元。
       学校把大创项目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一个切入点,把创新型人才培养融入办学理念,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改革与体系构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育人方法、学生能力培养、规章制度完善、专项队伍建设一系列环节上融入创新教育的元素,并把大创项目方式融入整个办学和育人环节,讲课、作业、练习、平时指导、课外活动都要融入培养创新创业的思想和活动,逐渐形成思路和办法,形成完整规范的教育体系。

       六、利用优质资源,坚持国际化办学
      
学校从办学伊始,就积极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思路和做法,注重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国际化办学体系。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初步形成自身特色并取得成效。一是重视学习国际上的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经验和先进理念,积极引入国外的教材、课程及教学方法。二是加强国际化交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增加校际交流、师生交流,为办学和人才培养提供国际化教育环境。三是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充分利用国际优质资源,在可对接的领域实施合作培养人才。与丹麦尼尔斯布鲁克•哥本哈根商学院开展的合作办学已有10多年历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0多年来中丹双方真诚合作,向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共培养300多名毕业生,也锻炼培养了一批能熟练用英语讲授商务专业课程的教师。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南方理工州立大学合作举办的英语与科技交流专业本科项目正式启动。四是与国外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国际化背景的实践平台。五是举办各种层次的汉语培训,招收留学生,扩大国际汉语推广工作。同时学校大力开展双语课程建设,努力提升双语课程教学质量,为本科教学国际化创造条件。
       学校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教育资源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使学校逐渐形成多元的、开放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学,基本形成外向型办学特色。
       在建设发展的历程中,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学校坚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立足吉林,面向全国,辐射海内外,服务社会。特别是注重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基层发展的需要,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人才。办学20多年来,学校办学水平、社会声誉逐年提升,学生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学生能力适应社会需要,就业率达到90%以上,考研率为10%左右,为社会输送了30000多名学子。
       学校将按照党的十八大“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继续坚持“勤奋开拓自强育才”的校训精神,努力践行“成功教育”的理念,以“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为目标,强化本科教育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民办机制的优势,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强化特色,提升质量,全面推动学校的转型和建设发展,努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分享: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