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

【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时间:2015年08月24日 来源: 浏览:2652

字体放大字体缩小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创办于1995年,2003年升格为本科。2004年,进入二本招生。2005年,获学士学位授权。2007年,被确定为省属重点高校。201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唯一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任务的民办高校;同年年底,圆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1年,经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省内唯一的外语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同年11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2013年,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学校发起成立了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联盟,秘书处设在华桥外院,由秦和院长担任首任联盟主席。
        学校现有省重点一级学科2个和省重点二级学科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十二五”特色专业8个,省首批品牌专业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名师6个、省级精品课19门和省级优秀课31门;已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
        办学以来,学校遵循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把学校的发展放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全局中去定位,放在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趋势中去谋划,确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校的专业和区位优势,与相关行业企业、政府部门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创新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着力培养为地方和行业经济建设服务的,涉及外语方面的经济与贸易类、管理类、文化类等行业的中、高级专门人才,并从知识、能力、人格方面设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了“外语+专业”“专业+外语”“双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
         “外语+专业”模式。即:外语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专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英语+专业方向(教育、旅游、涉外文秘、媒体主持)”,教学重点是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实务,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另一种是 “小语种+专业+英语”,根据小语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有相关行业背景的课程,以增强所学语言的应用性。随着不断发展,“外语+专业”又有新的内涵:英语+商贸方向发展为商务英语专业,外语+翻译发展为翻译专业(英、日、朝、俄)。
        “专业+外语”模式。即:要强化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一二年级开设大学英语精读、大学英语听力、大学英语口语,三四年级开设专业英语,外教授课,使大学外语四年不断线。
        “双外语”模式。即:五年制英语专业“英德、英法、英日、英西”双语方向,两种语言都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应用技能和言语交际能力;具备两国语言、文化、互译的交融,具备双语双强的素质和能力。目前我校这个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二、完善校内实践基地,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为使应用型人才培养得到实效,学校建设了以地球村为核心的校内实践教学中心,覆盖各个专业,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地球村的建设,在我国外语实践教学方面具有开创性。地球村是学校的综合性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基地,共有13个语言国家村。已初步建成“一体双翼”、“多层并举”、“学生自主”、“立体施教”的实践教学模式。“一体双翼”,即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衔接,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互补,构成一个有机的完整培养体系,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多层并举”,即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各种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有机关联,使之各尽所能,功用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学生自主”,即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积极性,主要采取“学生自主、教师指导、师生互动、同学互助”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促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课)转变为主动地学、能动地练和深入地思辨。“立体施教”,即课外与课内配合,校外与校内互补,传授与训练结合,老师与学生互动,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培养体系。地球村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承载了各种语言国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学生语言学习、感受文化提供了有力条件。201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我校地球村确定为“世界多元文化教育中心”,并正式挂牌。

  图1:我校地球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世界多元文化教育中心”,秦和院长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旗帜

        三、深化课程改革,服务地方经济
        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是关键,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我校在在课程改革中大胆尝试,成效显著,为地方经济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课程改革的主要思路是: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面向地方企业、行业的课程模块,理论联系实际,重在能力培养,突出地方性和应用型,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下面是我校德语专业和翻译专业深化课程改革、服务地方经济的做法。
      (一)德语专业与汽车产业融合,服务地方经济支柱产业
        汽车工业是吉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发挥专业和地缘优势,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我校德语专业大胆实践,将德语人才培养同汽车产业发展相结合,走出了应用型德语人才培养的新道路。
         德语系制定了一套符合德语专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并构建相配套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改革主要体现在高年级实行选修课模块化教学:为学生安排服务于长春地区经济发展的汽车工业模块、服务于沿海地区的企业经贸模块。
         德语系开设的“汽车德语”实验课,在全国是首创,学校购进了一辆奥迪100作为实体教具,方便师生结合汽车实体进行现场教学及翻译实践。为了打造“汽车工业”模块教学,德语系组建了一支由我校教师、长春汽车高专老师和一汽翻译、专家参加的教学团队,共同授课,共同谋划汽车德语课的发展。德语系还和上海理工大学、宁波大学德语系建立了联系,共同探讨汽车德语课和德语教学改革。经过数年的努力,汽车德语模块课不断改进完善,使学生受益匪浅。老师也出版了自己的“汽车德语”教材。目前,德语系正积极与企业联手建立“汽车德语实训中心”,结合一汽大众等汽车企业口笔译翻译实践案例,针对性地增加该模块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继续采用地球村现场模拟教学方式,将汽车工业模块建设成为德语专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品牌课。


图2:德语专业学生上专业实践课

         (二)翻译专业与政府外事部门对接,服务东北亚长吉图区域发展
        吉林省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日语、朝鲜语、俄语、英语等高级翻译人才市场需求空间很大。针对“高层次职业翻译、小语种翻译、复合型翻译人才奇缺”等现状,我校充分把握和利用此机遇期,确定了翻译专业建设思路: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以服务需求和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职业化翻译人才为培养定位,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优秀翻译人才。
         翻译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重基础,强实践。一年级开设“基础笔译”,主要解决短语翻译。二年级开设“中级笔译”,以实践语法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翻译技巧。三年级开设“高级笔译”,加强语篇翻译能力。口译课从二年级开设“基础口译”,三年级开设“交替传译”,四年级开设“同声传译入门”。口笔译贯穿翻译专业教学全过程,突显专业特色。针对我省经济发展特色和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翻译人才,还设置了“吉林省导游翻译”、“商务英语翻译”、“汽车英语翻译”等体现专业领域特色的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内容包含区域政治、文化和经济元素,设置市情、行业、产业、外资、外贸、法律等实用模块;口译模拟各种专业会议,笔译引进真实企业项目,实际操作。学生有机会参与和承担吉林省对外经济文化活动的口笔译翻译任务。


图3:翻译专业学生上专业实践课

        翻译专业还与外研社双语工程和吉林出版集团等企业进行翻译项目合作,近一年来笔译已经达到120万字,口译上千小时。省、市外办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帮助学校完善应用型外语外事人才培养方案。省外办的专家,通过担任学校的专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客座教师、大赛评委等方式,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我们将为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外国语大学而继续奋斗!


分享: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