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学院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开放协同”的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地方、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深入推进产地共建、产教结合、校企一体化、集团化办学等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与区域、与产业的紧密对接,着力打造产教融合生态圈,全面提升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基于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着力打造五大专业集群,即:1. 建设以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为主的专业集群,支持先进制造业和汽车产业发展;2.建设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为主的专业集群,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3. 建设以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为主的专业集群,支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4. 建设以护理学、会计学等专业为主的专业集群,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5. 建设以艺术设计、音乐学等专业为主的专业集群,支持文化及创意产业发展。
第一,“三段整合”,完善专业集群建设方案。组建产学研合作委员会,深度挖掘地方产业发展的政策信息、项目信息,建立地方产业资料库;全面整合学校现有专业、技术等相关资源,与地方产业进行一一比对,形成地方产业发展与我校专业设置情况对比分析报告;依托分析报告,整合资源,全面规划建设五大专业集群,支持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第二,“三链结合”,推行“1+1+1+N”计划。理清产业结构调整态势,梳理五大专业集群所对应的各产业链,将其与学校现有专业进行一一对应,分析对应后的各专业应用性人才需求状况,促进“三链结合”,即经济产业链、职业岗位链、专业教学链有机结合。全面推进“1+1+1+N”计划,即学校每个本科专业都明确对接一个行业,联合一家企业,并与多家企业联合育人。
第三,“校企耦合”,搭建专业集群建设平台。学校努力搭建校企、校地、校协、校校四大合作平台,要求每个专业集群的核心专业对口5个大中型地方性企业。并在合作平台的支撑下,共同建立“厂中校”、“校中厂”,实现“校厂合一”。在产学研合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大学生科技园搭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与服务中心”、“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创业投资服务中心”等多个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一会一园四中心”式发展。
第四,“产教融合”,稳步实现“六体重构”。打破院系设置,建立校企双主体的专业集群指导委员会,重构基于产业需求的专业体系;推行企业专家师资选拔机制,重构基于职业要求的知识体系,重构基于生产需要的技能体系;“校厂合一”,互建实体项目,按股份制运行,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构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体系;引进第三方评价制度,重构基于质量保障的测评体系。
二是开放协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结合民办高校的企业资源优势和灵活的管理机制,构建了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开放协同新模式。坚持“三开放”和“两协同”,即教育思想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育人过程协同、创新创业实践协同。
第一,“一院一特色”的协同育人目标。学校以“一院一特色、一院一协同”为抓手,鼓励各二级学院努力做到开放协同育人。“一院一特色”,是指每个二级学院,在认真总结学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凝练该学院与其他同类高校相比所具有的办学特色;“一院一协同”是指每个二级学院要找到自己的协同单位,可以是一家企业、一所高校和一个研究所。
另外,学校给予二级学院在教学、科研和人事管理中更多自主权,最大限度发挥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二级学院按照“一院一特色”的要求,打造符合各自特点的优势学科专业。
第二,“二元两协同”的协同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创造性地提出并实践了“二元两协同”的协同育人模式,即SPADES育人模式和PRAMs育人模式。
所谓SPADES育人模式,即开始(start)、规划(plan)、管理(adminster)、开发(development)、实行(engage)、终止(stop)。学生进入团队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及时发现项目开发过程中学生出现的不足,不断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发为实践知识。最终的学生考核由校内外教师、项目承担的合作单位联合参与。
所谓PRAMs育人模式,即将真实的职业环境引入课堂,强化学生能力与职业意识,即学生通过勤工俭学(Part-timework)学习,真刀实枪(Real swords and spears)工作,提前适应(Advance Adaptation)工作环境,实现人职匹配(human—job Matching),最终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方满意(Satisfactory)。
第三,“三段三开放”的协同育人平台。“三阶段”是指将育人过程分为人才培养规划、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评价等三个阶段。“三开放”是指人才培养规划制定开放、人才培养过程开放、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开放。
协同育人平台依托专业委员会、互联网、企业导师制等三个平台来进行运作。专业委员会是协同育人的人力平台基础,成员由校内教师、校外专家、协同企业代表组成,委员会办公室设立在各专业教研室;互联网平台由学校的课程平台、学生的开放创新平台、校企社区平台组成;企业导师制是指合作企业派师资来校,与学生结对子,做项目,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规划。
三是深化合作育人,打造产教融合生态圈。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搭建校政、校协、校企、校校合作的平台,打造“产教融合生态圈”,积极探索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
第一,建立校企合作教育机制。通过与地方、企业组建“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学校构建了严谨、高效的校企合作机制,让企业真正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基本形成了学校全面统筹,校企合作办公室具体协调,教务处、科研处、校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各二级学院具体实施的校企合作教育机制。
第二,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邀请企业、行业、协会等相关专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分析就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用专业标准对接行业、企业标准,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适时调整专业方向,使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相契合,形成人才培养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长效机制。
第三,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以项目和能力为导向重组专业课程体系,由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构建“课内实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三大实践教学体系,采取“认知教学、演示教学、动手操作”三段式教学方法,通过“科技竞赛、专利导向、创业孵化”三大平台,锻炼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第四,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合作企业的支持下,学校提出并推行“双师型+实践教学许可证+社会行业岗位实践”制度。“双师型”是指鼓励教师具备本专业“双师型”资格;“实践教学许可证”是指学校对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前进行统一考核、试讲,合格者发证上岗;“社会行业岗位实践”是指教师每两年必须在本专业领域相近的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并撰写实践报告。
四是办学特色逐步形成,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第一,协同育人的理念逐渐普及。2008年9月,学校制定了“开放协同”的人才培养发展战略,面向全校普及开放协同的教学理念。目前学校12个二级学院均建立了协同中心,例如汽车学院与同济大学、江铃集团、江西省汽车流通协会牵手,成立了以汽车后市场消费研究所基地的校内外协同中心;机械学院和江西省科学院合作,成立以3D打印项目为依托的协同中心;信息学院和江西省计算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以手机APP软件开发为依托的协同中心;服装学院和东华大学、地质大学的合作,成立以珠宝设计为依托的协同中心等。
第二,协同育人平台建设进展良好。2012年,学校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新的方案中全部投入由校外协同单位与合作企业代表参与讨论。2013年,学校加大网络建设,除原有的校内外沟通的QQ群、讨论贴吧之外,学校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云空间合作,开展校内外协同育人。除此之外,学校的专业课程都有来自各学院协同中心的人员参与建设,部分有条件的学院已经实行了双导师制,汽车学院、信息学院、机械学院近两届在校生已全面实施双导师制,学生积极与企业导师进行互动,部分学生还可以与导师共同进行项目研发。
第三,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为了达到以专业竞赛促进实践教学的效果,各二级学院成立了不同专业的竞赛指导团队,学生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开展专利和知识产权申报等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参与社会调研、“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获取相应创新学分。2014年,学校学生共获专利授权70多项,参与校内外导师科研项目100多项。2011年以来,本科生获得学科竞赛获奖项目336项(国家级奖项63项,省级奖项238项)。本科生获取专业资格证书数量达11375本之多。2014年3月,信息工程学院2011级计算机学生廖广平,牵头发起的创业主题咖啡馆“青创咖啡”正式成立;2014年5月,在校生陈立强组建的四棵大树股份有限公司落户江西科技学院大学科技园,并在“创青春”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
2015年,江西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了《江西科技学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未来5年,学校将以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每个专业至少与一个相关行业或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合作共育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有特色的应用技术类型的国内一流民办高校。
(根据江西科技学院提交“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第二次工作会议暨2014年年会”的经验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