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

《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时间:2014年05月15日 来源: 浏览:2502

字体放大字体缩小

       2014年5月13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研讨暨《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总结了2013年中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中国深化教育改革进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望了2014年中国教育发展形势,并正式发布了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

教育多元化格局初现  改革蓄势待发

       《教育蓝皮书》指出,2013年国家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保障教育公平,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实现占GDP4%的目标,教育对外开放取得新的进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政府转型的教育改革起步,教育多元化和学习化社会的格局初现。与此同时,严重的应试教育、学业负担过重等痼疾仍未破解,教育腐败事件频发。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激活公众对于教育改革的期望,高考制度改革蓄势待发,有可能成为一场实质性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
       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2236.23亿元,占GDP比例为4.28%,如期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4%的目标,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2013年5月,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认定启动,已有293个县(市、区)通过国家教育督导部门的评估认定。江苏是接受国家督导评估认定最多的省份。浙江全省90个县市区中,有79个义务教育阶段实行“零择校”。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先进典型出现,如杭州市和成都市后来居上,成为大面积消除小升初择校竞争的新典型。但整体而言发展并不平衡,东部地区达到均衡评估国家标准的县比例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塌陷”的现象比较明显。农村教育仍是短板,基层反映经费不足、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农村教育长期未能解决的基本是教师问题。
       2012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393.87万人。随着大城市“异地高考”政策的启动,由于外来人口在城市生活、接受教育的年限将与能否在本地参加高考挂钩,上海等地实行“居住证”制度,开始控制流动儿童的就学。在农村,大量“留守儿童”集中在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和偏僻的小规模学校;尤其是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学校类型的主体,这在世界各国是没有的。调研显示,农村中小学生总体寄宿率达到26.6%,留守儿童比例高达71.1%。农村寄宿制学校普遍存在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办学条件差、营养和健康状况差、教师编制不足、工作压力大等突出问题。各地频频发生对女童的校园性侵事件,受害者绝大多数是农村留守儿童。
       中外合作办大学在长期停滞之后重新得以加速发展,低龄留学和留学生回国潮持续高涨,同时私塾、书院、在家上学等教育形式悄然兴起。当前各种书院已达近千所,活跃于中国大陆的在家上学群体规模约为1.8万人。中国教育社会组织近年来也进入一个快速生长期。截至2009年,全国教育类社团1.3万个,教育类民非9.3万个;截止2013年10月,全国教育类基金会983家(包括100多家高校教育基金会)。出现了一批发展较稳定的教育公益机构。我国74%的教育公益组织主要针对农村儿童开展工作,18%的公益组织针对城市流动儿童开展工作,助学、支教、儿童阅读、关注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在地域分布上,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组织数量明显多于中部地区。
      《教育蓝皮书》指出,我国将以高考改革为抓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高考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高利害性和高风险性。高等学校关注的是如何落实招生自主权和科学选拔人才,家长关注的主要是保障考试公平和教育公平;而站在全社会整体利益的立场上,这一制度必须能够引导和促进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保障亿万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高考改革之难,在于价值和目标的冲突,有可能会陷入一种难以自我超越的怪圈。由于担心道德环境影响考试公平,重视高中学业成就和综合素质的措施,往往难以推进。因而,不仅需要深入的社会动员、形成改革共识和合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保障公平的招生录取制度建设,建立公众的信心,从而推进考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这成为对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高中的重大考验。此外,三中全会《决定》核心的改革精神是通过深化市场经济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增强社会活力;这主要是通过改革政府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实现的。因此,高考改革虽然是“牛鼻子”,但还不是改革的全部。

高职招生规模下降  部分专业类重置率高

       我国高考适龄人口已呈下降态势并将于未来十年继续下滑,从高校招生实际报名人数来看也与这一趋势相吻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指出,在此情况下,高校招生数并未有明显下降,而是仍然保持平稳增长,但高职招生规模下降,本科与专科招生之比由2011年的52:48调整为2012年的54:46。
       《教育蓝皮书》指出,高校招生的增量主要由一般本科院校承担,专科招生规模下降:2012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达到688.8万人,比上年增加7.3万人,增长1.1%,增幅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985工程”院校普通本专科招生19.6万人,招生数量与上年基本持平;“211工程”院校招生56.1万人,比上年略有增长(1.3%);一般本科院校招生370.5万人,比上年增加11.2万人,增长了3.1%;高职(专科)院校招生255.0万人,比上年减少2.9万人(1.1%)。
       《教育蓝皮书》指出,公民办高职在校生数、招生数全部开始下滑,其中在校生数公办下降幅度大于民办,招生数民办下滑速度高于公办。2009-2011年,全国高职在校生数减少了59558人(-0.62%)。其中,公办高职在校生数下降了53440人(-0.68%),民办高职在校生数下降了6118人(-0.33%),公办高职在校生的下降幅度是民办高职在校生的2倍。在此期间,全国高职招生数下降了22273人(-0.71%),其中公办高职增加了12847人(0.51%),民办高职减少了35120人(-5.51%)。19大类专业中,有14类开始下降。其中电子信息类(-73619)、文化教育类(-33541)、制造类(-14237)下降的绝对数都超过1万人;只有土建类(85371)、医药卫生类(51312)和交通运输类(18800)增长超过1万人。
       从学科专业的角度来看,在公办与民办的招生专业比较上,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公办高职院校在财经类和医药卫生类专业上竞争力强,民办高职在水利类、材料与能源类、资源开发与测绘类、土建类等类专业方面,增长幅度远高于公办高职。
       从不同省份来看,2009-2011年,全国有15个省市高职招生数保持了增长,另外16个省市全部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在15个保持高职招生数增长的省市中,有6个省市的增长幅度超过10%,分别是宁夏1558人(17.10%)、重庆9833人(15.33%)、四川19360人(14.57%)、安徽16188人(11.26%)、青海533人(10.09%)、辽宁8634人(10.00%)。在16个出现高职招生人数下降的省市中,有9个省市下降幅度在6%以内,分别是福建(-0.61%)、云南(-0.65%)、山西(-1.71%)、吉林(-2.46%)、陕西(-2.84%)、江苏(-3.75%)、甘肃(-5.51%)、山东(-5.62%)、江西(-5.80%);有7个省市接近或超过10%,分别是河南(-8.41%)、上海(-9.18%)、湖南(-11.05%)、海南(-11.33%)、北京(-13.98%)、贵州(-14.50%)、黑龙江(-20.42%)。
       此外,《教育蓝皮书》还指出,高职专业重置率较高,财经类、电子信息类、文化教育类等重置率在60%-80%。2011年,全国高职院校中开设专业重合最多的分别是财经类、电子信息类、文化教育类和制造类,分别达1623所(78.90%)、1601所(77.83%)、1399所(68.01%)和1239所(60.23%);开设专业最少重合的分别是公安类、水利类环保类,分别是47所(2.28%)、74所(3.60%)和269所(13.08%)。近年来,学校新设专业最多的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类、土建类、旅游类和艺术设计传媒类,分别达85所、70所、55所和51所。开设法律类、文化教育类、电子信息类和公共事业类专业的学校不断减少,分别减少了89所、49所、37所和16所。《教育蓝皮书》建议,与市场需求和就业相结合,高职院校需及时对学科专业设置进行相应的调整。
     (参见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P160~17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学前教育结构性质量指标明显改善  公平性挑战首当其冲

      《教育蓝皮书》指出,近3年各级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学前教育规模大幅增长,结构性质量指标明显改善,但当前还面临诸多问题,公平性挑战首当其冲。
       2010年之前,中央政府对学前教育几乎没有投入,地方政府对学前的投入也非常有限,多具象征性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指出,《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后,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自2010年以来的3年中,中央政府在财政部和教育部负责的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项目、国家发改委及教育部负责的“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两个学前教育专项投入财政总量约500个亿。这两项以投入公办园建设、硬件建设(改扩建校舍)、倾斜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为主。从地方政府来看,过去3年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具体数据虽不详,但据教育部数据,地方政府的投入总量超过1600亿。在此背景下,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占财政性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在最近几年尤其从2010年以后开始有明显增长:2001-2008年该项比例一直在1.30%以下,2009年为1.36%,2010年为1.66%, 2011年为2.24%,到2012年为3.23% 。需要注意的是,该比例有着很大的地方差异,如2012年上海浦东区公办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为10.3亿,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15.62%;而在全国许多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这个比例要低许多,在2-3%之间,如安徽某县为2.63%,贵州某县为2.98%。
       随着系列学前教育政策的出台和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学前教育事业自2010年以来发生了显著变化,包括:第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持续增加。据教育部公布数据,2013年全国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7.5%,2012年为64.5%,2011年为62.3%,已提前4年达到《教育规划纲要》2015年目标(62%)。第二,学前教育规模(机构数和在园儿童规模)大幅增长。从2001-2009的8年间,全国幼儿园总数仅增长2.6万所,平均每年增加3250所;从2009-2013年4年间增加幼儿园6万余所,平均每年增加15000余所,2013年接近20万所(19.9万所)。从学前教育在园儿童规模看,2012年达到3686万,2013年达到3895万,已提前3年超过《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2015年入园规模目标。第三,公民办幼儿园机构及规模占比结构发生变化。2010年开始,公办幼儿园数量明显上升的同时(2012年为56,568所),民办幼儿园数量也出现持续增长,2004年时便已超过公办园数量,2012年达到12万多所,占比68.8%。从在园儿童规模来看,民办园2012年时开始超过公办园在园儿童规模,占比50.3%。第四,幼儿园结构性质量指标(专任教师学历结构、班级规模、生师比等)有明显改善,但与国家标准和国际上可比较的质量指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但当前学前教育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而公平性挑战便首当其冲。《教育蓝皮书》中指出,学前教育公平性挑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公共财政倾向于投入公办园,而“公办园”资源往往被优势群体家庭儿童所享有;第二,普惠性民办园建设并没有根本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子女“入园贵”问题;第三,农村县镇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相比保教质量还存在巨大鸿沟;第四,大多数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还不能享受有质量保证的学前教育。为此,报告建议,政府对公办园的财政投入应该以服务弱势群体家庭(经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为条件;在幼儿园价格管制方面,可以考虑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实施梯度收费政策;加大对农村和县镇地区幼儿园教师队伍发展的财政投入;中央政府应将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入园率、入园率规模、质量指标作为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考核指标,改变“四大类七大项”中的“综合奖补类”项目,以促进民办幼儿园机构、非政府组织、民办团体通过多种形式举办有质量收费合理为农民工子弟合格的民办幼儿园。

2013年公众教育满意度低于“一般”  
三成对所在地区教育总体状况持负面评价

      《教育蓝皮书》发布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搜狐网教育频道合作开展的“2013年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活动”结果。调研发现,2013年公众对目前所在地区的教育总体状况满意度评价低于“一般”,58.28的分值(百分制)没有达到60分的及格线;三成公众对所在地区教育总体状况持有不同程度的负面评价。
      
从教育质量、教育过程、教育公平、教育收费四类指标的满意度分值来看,公众对教育收费的评价优于教育过程、对教育质量的评价好于教育公平,而教育收费、教育过程两类指标的评价均高于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尽管教育收费仍是被公众质疑的指标,但受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教育收费的管控治理等因素的影响,它对公众教育满意度尤其是城市公众教育满意度的负面作用被显著地减弱,不再像过往教育满意度调查那样处于指标评价的低水位。教育过程与教育质量、教育公平之间的公众满意度落差明显说明,相比教育过程公众更看重教育机会平等与教育质量。
      《教育蓝皮书》指出,2013年公众教育满意度分项指标,得分介于35.54分到59.66分之间,无一项指标获得公众“比较满意”的肯定。分项指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教师队伍素质、教育总体状况、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获得均等入学机会的情况、政府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成效、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改善的情况、教育部门与学校的廉政风气状况、幼儿园升小学过程中公办学校的择校/考试现象、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的成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问题、小学升初中过程中公办学校的择校现象、公办小学和初中学校的办学水平差距。
       据悉,该调查于2013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实施,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801位网友参与了问卷调查。报告采用百分制。
     (参见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P245~25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教育培训机构近年数量有所下降  从业人员规模呈上升态势

       《教育蓝皮书》指出,近年教育培训机构平稳发展,但民办教育培训行业目前存在着供给弱、格局乱、定位不清晰的问题。
       《教育蓝皮书》指出,近年来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教育培训机构数量下降。2008至2012年,我国教育培训机构总数从18.16万家减少到14.40万家,五年间教育培训机构数量有增有减,总体而言正在平稳发展。第二,从业人员的数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如2008年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教职工的总人数为49.58万人,2011年增至52.18万人,2012年教职工的总人数减至50.66万人。第三,培训机构的类型多元、内容多样。第四,培训方式多样化。通过网络向消费者提供培训服务正在迅速发展,已占到市场份额的17.12%。第五,教育培训机构发展的政策环境正在逐步规范和完善。
       《教育蓝皮书》指出,如果说需求旺、发展快、前景好是对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的总体概括的话,那么民办教育培训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供给弱、格局乱,定位不清晰。具体而言,就是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民办教育培训市场的格局还没有完全理顺,对教育培训行业的认识和定位还不清晰。为此,书中建言,政府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规范是前提,但扶持应成为未来政策制定的目标。具体措施如建立地方性教育培训网上平台,向广大市民公开各种类型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办学历程、办学成绩等,使广大市民通过这个网上平台可以及时了解各培训机构的基本情况;以培训券的方式,扶持一批品牌培训机构的发展。此外,需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行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功能,民办教育培训行业须做精、做强、做特,创新培训的内容、方式、管理模式等,推动教育培训行业的转型发展。
     (参见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P213~22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

 


分享: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